承养涵,1931年4月出生,1949年5月入伍,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82年离休,现在是常州市军休保障服务中心的一名军休干部。
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开路先锋”
在战场上,承养涵与战友们展现出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和出色的专业技能。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为战斗部队扫清前进障碍,确保了部队的行军和后勤保障。面对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他们毫不畏惧,夜以继日地抢修道路、架设桥梁,为战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战争的残酷也给承养涵和战友们带来了巨大的考验。在严寒的冬天,最冷时气温甚至降至摄氏零下40摄氏度,他们没有任何防寒措施,就要下水架桥。这样恶劣的环境导致很多战友都患上了胃病和关节炎,承养涵也患上了胃病,曾经4次胃出血。
红色宣讲队伍里的“先行使者”
离休之后,承养涵踏上了红色宣讲“第二战场”,以老兵身份、从老兵视角、用老兵语言,让抗美援朝精神的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土壤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地标——军休干部事迹展陈馆落成之际,承养涵满怀深情地捐赠了他的部分抗美援朝荣誉奖章,以及一件尤为珍贵的展品:一架以美军炮弹残骸为材料精心制作的飞机模型,那不仅是凝聚着抗美援朝珍贵记忆的老物件,更是革命前辈们智慧与勇气的见证,对和平与胜利的深切祈愿。
承养涵还频频地走进社区、学校,面对居民、退役军人以及怀揣理想的大学生,用饱经风霜的声音讲述着血与火的革命故事。“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挺起脊梁的关键之战。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必须将这段历史讲述给更多人听,让抗美援朝精神如同不灭的火种代代相传,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93岁高龄的承养涵,以他那份对党、对军队、对人民坚定不移的忠诚与热爱,继续活跃在红色宣讲的舞台上,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