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一条奔流不息的长河。
7月27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70年前的今天,1953年7月27日,在位于北纬38度线以南5公里的朝鲜半岛板门店,举行《朝鲜停战协定》签署仪式,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
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用一场威震世界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出了新中国的国威和人民军队的军威!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钢铁意志!
英雄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英雄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
今天,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系统再次走进这群“最可爱的人”,用镜头定格这一个个感人、尊崇、致敬的瞬间,更是告诫大家务必铭记:和平不是从天而降的,是用鲜血换来的,靠斗争赢来的。
现年90周岁的张克义,是一名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打到解放上海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同志,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授予的军功勋章1枚,1988年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张老身上至今还有多处弹片没有取出,可每当提起牺牲在朝鲜战场的老班长,也是当年他入党时的介绍人孙忠时,张老总是会眼眶泛红。
“今天,是我第2次走进张老家中。”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杨贵生介绍说。“传承,就是最好的纪念;践行,就是最有力的传承。在朝鲜战场时,面对强大而凶狠的作战对手,身处恶劣而残酷的战场环境,我们的志愿军将士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血洒疆场,这种精神必须要代代传承下去。”
在武进区前黄镇前黄村西巷头,有位低调的88周岁老人,低调得连周边邻居都不知道这是一位从朝鲜长津湖战场死人堆里爬回来的老英雄。
老人家生活非常朴素,平时话也不多,但只要有人跟他提起那场战争,他总是会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Lay down your arms! No kill you!”(放下武器,缴枪不杀),任老向杨贵生局长展示着在朝鲜战场学会的两句终生难忘的英语。
岁月无声,时光有痕。战争在任新贵身上留下了多处伤疤。硝烟散去,他却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决定回乡做一名农民。“1951年,同村一共去了3个17岁的小伙伴,但只有我一个人回来了。和死去的战友相比,觉得自己能活着已经是最大的奢侈了,现在的生活这么好,我对组织上没有任何要求。”任老的每句话就是对现场同志的一次生动党课。
中间为李如经
“祖国好啊,祖国强大了!”这由衷的赞叹,来自溧阳市溧城街道平陵二村志愿军老兵李如经。李老,1935年8月出生,1951年8月入伍,在朝鲜作战时担任通信兵,1955年授予少尉军衔,担任作战参谋,1964年转业回地方工作。
当一群老兵走进他家时,把李老的记忆拉回70多年前。他回忆起昔日的战友,抱着必死的决心奔赴战场,在交战双方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志愿军战士们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打出了中国人的志气,更是打赢了“立国之战”。
“比起牺牲的战友,我做的算不了什么!”讲起这些,老人声音颤抖,泪水溢满眼眶。
“我老了,但这些照片不会老,照片里的故事也不会老。” 在金坛区孟洪保老先生家中,孟老一张张翻阅着当年拍摄的照片,徐徐讲述着照片背后的故事,将工作人员的思绪带到了70年前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孟老今年89周岁,1950年参军入伍后,奉命开赴朝鲜前线,在炮火连天的战场抢修铁路,为支援志愿军前线战斗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后遭美军飞机轰炸受重伤。
孟老说:“牺牲的战友是我们的人民英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今天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我特别怀念他们,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发展。”
“老革命”名叫孟庆富,1930年8月出生在山东章丘,虽已是93周岁,但身板挺直,接触过他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慈祥谦逊、和善温暖。孟老是一名充分传奇色彩的老英雄。他从地主家放羊娃成长为海军飞行员,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曾荣立三等功3次,被授予解放奖章和胜利功勋荣誉章。
武进区副区长朱岩表示,孟老先生参与的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故事、一次次咬紧牙关的坚持到底、一回回生死离别的党性考验,无不令人动容、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新北区孟河镇的志愿军老战士蒋兆良,今年90周岁,从小没有念过书,父母过逝得早,两个哥哥均参加了新四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石岘洞北山战斗中,敌人的炮火异常凶猛,我被炮弹炸起的飞土埋在了土堆里,耳朵和眼睛受伤,在送去战地医院抢救时,大家都以为我牺牲了,我这条命是捡回来的。”回忆起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战斗往事和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时,蒋老不禁热泪盈眶。
“感谢党和政府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还能够想起我们这些老兵!只要祖国需要,我们时刻准备着!”这是志愿军老战士们不老的英雄赞歌、永远的家国情怀,更是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民族血性。
这是三等功奖章、抗美援朝纪念章……这一枚枚军功章记录着吉老在朝鲜战场上建立的功勋。70多年前的故事,他娓娓道来,如数家珍。翻开尘封多年的记忆,吉老感叹道:“当年真苦哇!不经历过那段岁月的人肯定不知道,原来人走着路也是可以睡着的,还有睡下后再也醒不过来的。”
吉竞,中共党员,1933年12月出生,1951年8月入伍,在朝鲜战场任卫生员,1957年6月退役。天宁区红梅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认真倾听吉爷爷讲述在抗战期间如何与敌人英勇奋战的惊险瞬间,被吉爷爷的英雄事迹所感动。“以前只是从电视或书本上了解到抗美援朝的故事,今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要好好珍惜。我们要认真学习老一辈英雄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自身素质,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钟楼区五星街道有一对名副其实的战场“夫妻档”,92周岁的史本和90周岁的程英,他们奉命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把最好的时光献给了中朝人民。在朝鲜战场上,程英和史本主要担负运送粮食、运送和照顾伤员的工作。“把他们打败了,就是我们当时的愿望。我们根本没想过活着回来。”1956年,程英和史本结婚。婚后第二年,两人响应国家号召,前往北大荒屯垦戍边。胸前的军功章,见证了他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的荣耀过往。这些年来,两位老人将荣誉深藏,从不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也从未用此换取分毫利益。他们身上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
每当工作人员离开他家时,他总会用一个标准的军礼作为内心的告白。吉全义,1952年3月跨过鸭绿江,在高炮部队负责无线电通讯工作,所在部队精准打击和歼灭美国飞机50余架。1978年8月转业到地方,回到横林镇工商所任所长。
“打近战、打夜战、打突袭战是令美军痛不欲生的战术,这也是我们志愿军战士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吉老每次聊起抗美援朝的往事,他都会说,“你们没见过打仗,我们去就是要和美国人玩命的,从来就没想着活着回国。”
英雄无言、英雄无畏、英雄无敌……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鲜明指出:“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70年后的今天,我们站在了先辈的肩膀上,已能望到民族复兴的曙光。追怀志愿军的精神,我们会发现,只要足够坚强和团结,我们也将创造史无前例的胜利。新中国的逆袭之路还远远没到终点,继续走下去,握好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