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他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他们为了理想信念,将万丈豪情融于纸笔、时代传承。百年间,革命先烈们将革命豪情、爱国热情、奋斗激情化作一篇篇广为传颂的动人诗句,给我们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清明将至,市革命烈士陵园选取部分常州籍烈士创作的诗词,重现并传播常州籍革命者浓郁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以此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
瞿世俊(1920—1940)
瞿世俊,江苏常州人,先后就读于冠英小学(现觅渡桥小学)、武进县立初级中学(现常州实验初级中学)。抗战爆发后参加南京战地服务队,1938年4月到延安,在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曾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文化科干事、一分区一团二营宣传干事、团政治处干部教育股股长等职。1940年6月在河北易县与日军作战中被俘,被日军关于木笼百般折磨后英勇就义。
献给《歌创造》
瞿世俊
向着艺术呼吸
让群众的气息音响
生长在一起
把你们的作风
创造的热情传遍大地
你们鲜明地举起这面旗
让更多的群众来歌唱
更多的旋律飞过天边
瞿世俊经常到战场进行宣传鼓动和战地采访,他爱唱歌,还喜欢写诗,战友们赞誉他为“青年诗人”。他是晋察冀的文学团体《铁流社》的积极分子。《歌创造》是当时西战团编辑出版的音乐刊物,专门发表音乐工作者的歌曲创作,他这首诗以奔放的热情赞扬《歌创造》与群众结合的特点,这与他对诗的主张是一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