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休干部王泽榆,江苏宝应人,1940年6月出生,1960年8月入伍,196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担任解放军某基地高级工程师。他曾参加国家级大型航天任务30余次,编写文件文书资料40余万字,凭着对祖国的忠诚和事业的热爱,出色完成一次次任务,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得国务院颁发的一次性政府津贴及军队级科技成果奖项12个。
王泽榆是个出生于战争年代的农村孩子,家里有兄弟姊妹四人,从小缺吃少穿。虽然家境清贫,但父母一直坚持供他读书。刚开始,他想着读书能挣钱养家糊口,渐渐的他明白了国家落后被人看不起,就要挨打,更懂得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含义。高中时,他将华罗庚的名言“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勤奋”当成了座右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立志报效祖国。
一直以来,王泽榆的工作单位保密、工作任务绝密。同时,生活和工作环境都十分恶劣,不是荒无人烟的大漠就是险象环生的深山,或者是一望无际的大洋。但他总是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王泽榆的经历像一块棱镜,在不同的镜面,普通人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国家力量,看到的是胜利的欢呼。但是他自己看到的是这块棱镜不断旋转寻找正确的角度,直到追踪到在雷达上跳动的信号。
他在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会想起学生时期老师的希望和寄托,就会想起保尔·柯察金常说的:“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不畏困难、在崎岖的道路上勇于攀登,才有可能达到科学的顶峰。”凭借着这样的信心和决心,王泽榆在航天事业上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才收获了今天的成绩。他一直说:“这些成绩是集体奋斗的结果,功劳是大家的,我不敢居功自傲。”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把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是值得的。
解甲归田后,王泽榆活跃在宣讲一线。他走进学校为学生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走进机关为干部宣讲革命精神,激励担当作为;走进社区为群众宣讲红色文化,凝聚民心共识。6年来,他和队友们的宣讲足迹遍布全市的各个角落,在耄耋之年成功开启“第二人生”,为党和人民继续奉献着光和热。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要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期许的那样,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把第一代远望人的精神传承下去,这就是我这个‘老雷达’找到的新定位。”
王泽榆作为一名老党员,他希望青年人能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信心,奋勇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