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中将携其亲属来馆扫墓 |
发布日期:2023-04-10 |
4月6日上午,粟裕大将之子粟戎生中将和妻子李曼俊携全家来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为父亲和母亲扫墓,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左豪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馆长张燕陪同。
在父亲粟裕和母亲楚青墓前,粟戎生中将哽咽流泪,敬献了鲜花并三鞠躬以示怀念。在墓前,粟戎生反复擦拭着粟裕和楚青的合照,哽咽着说:“爸爸妈妈,请你们放心,孩子们都很健康快乐,我们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扫墓结束后,粟戎生全家来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北侧后花园的6株牡丹花前,这是粟裕和楚青生前亲手培植,原栽种在北京雨儿胡同院内。2016年从粟裕北京家中移植于此,花坛根据家中原状修建,以示永久的陪伴。每到牡丹花盛开时,张燕馆长都会拍照发送给粟家。
随后,在张燕馆长的陪同下,粟戎生全家还参观了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及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史料展览馆。
1938年2月,按照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新四军开辟茅山抗日根据地,为了提前查清敌情、地形和民情,由新四军第一、第二、第三支队抽调400多人组成新四军先遣支队,粟裕担任先遣支队司令员。4月28日,粟裕率先遣支队开始东进,随后陈毅率领第一支队挺进苏南。6月8日,先遣支队和陈毅的第一支队在溧水新桥会师。会师之后,粟裕就向陈毅建议,把新四军的指挥部设在水西一带。因为经他战略侦察后,觉得水西村适合部队驻扎。1938年11月,陈毅率领新四军一支队进驻水西村,司令部设在了水西村上的李氏宗祠。 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水西村成立,统一指挥第一、第二支队和地方抗日武装,创建和发展了苏南抗日根据地。指挥为陈毅,副指挥为粟裕。“陈不离粟、粟不离陈”,一正一副,相得益彰,他们这种在新四军历史上极为重要的配合,就是从水西村开始的。
“水西村不仅是粟裕战斗过的地方,而且是粟裕和夫人楚青相识相知的地方。”粟裕和他的终身伴侣楚青也是相知于水西村。楚青,原名詹永珠,1923年生于扬州一个职员家庭,1939年11月,楚青在军部速记班毕业后,分配到水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任速记员、机要秘书。 那时,大家都住在水西村的李氏祠堂里,粟裕住在祠堂里的小阁楼上,楚青等几个女兵就住在阁楼下。粟裕早就喜欢楚青,可楚青开始并没有同意。但经过在水西村一段时间的生活、工作、学习、战斗相处,楚青对粟裕渐渐产生了感情,随着接触的不断增加,粟裕与楚青相互间的了解越来越深。终于在1941年12月,粟裕与楚青在苏北黄海之滨的石庄结婚。当时粟裕34岁,楚青18岁。 1984年,粟裕去世后,根据将军遗愿,骨灰撒向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水西村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楚青去世后,骨灰撒在了两处,一是南京燕子矶的中流,因为那里是粟裕将军骨灰抛撒的第一站。第二处就在水西村,和粟裕将军合葬在一起,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合葬处。 自粟裕大将与夫人楚青合葬于水西村后,粟家人每至清明便来馆祭扫。除此以外,他们关心着纪念馆的发展,对纪念馆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1984年,粟裕夫人楚青携其子女,将粟裕大将的部分骨灰送到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旧址天井内安葬
▲1995年4月13日,粟裕大将夫人楚青来馆扫墓,并向粟裕大将墓敬献花篮
▲2016年4月17日,粟裕楚青子女将楚青的部分骨灰送到水西与粟裕合葬后合影。
▲2020年4月8日上午,粟裕长孙粟志军来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扫墓
▲2021年3月31日,粟裕长孙粟志军,陈毅孙子、粟裕外孙陈正国来到水西扫墓。 纪念馆的发展离不开新四军老战士和其后代的关心与支持,纪念馆深挖先辈史料,开发《沧海一粟》、《陈毅家风》、《战火中的家书》等微党课,将先辈们广博的胸怀、意志如钢的气魄,和那铮铮铁骨里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树立崇尚英雄的鲜明导向,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让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传承红色基因。
来源: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 |
主办单位: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路390号
电话:0519-85688222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